...
素材网 品牌美学馆标志
主站 营销美学 品牌设计 免费素材
1079

了解色彩设计的几点知识

素材公社- 品牌美学- 品牌风云 |发布于 2014-05-04 | 标签: 设计 色彩设计

时代的发展,企业产品的功能日益趋同的今天,体验本身逐渐演变成一种商品,使顾客的身体和心灵都能得到愉悦的体验也是其经济价值所在。面对不尽相同的商品,消费者只需要7分钟的时间便能确定对这些商品是否有兴趣,是否会进行购买。与此同时,色彩也是逐渐成为消费时尚,走进百姓的生活。而有关色彩领域的工业设计则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更多的探索。

色彩视觉基础理论

(一)色彩的三要素
根据色彩理论的分析,任何颜色都具有三种重要的性质,即色相、明度、纯度,并称为色彩的三属性。色彩三要素是用以区别颜色性质的标准。从这三个方位去把握,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从而培养系统化、科学化的思维方法。
1.色相
色相指色彩的相貌,如红、黄、蓝等能够区别各种颜色的固有色调。每一种颜色所独有的与其他颜色不相同的表相特征,即色别。在诸多色相中,红、橙、黄、绿、青、蓝、紫是7个基本色相,将它们依波长秩序排列起来,可以得到像光谱一样美丽的色相系列,色相也称色度。
2.明度
明度指色彩本身的明暗程度。也指一种色相在强弱不同的光线照耀下所呈现出不同的明度。光谱7色本身的明度是不等的,亦有明暗之分。每个色相加白色即可提高明度,加黑色即可降低明度。在诸多色相中,明度最高的色相是白色,明度最低的色相是黑色。
3.纯度
纯度指色彩的饱和度。达到了饱和状态的颜色,即达到了纯度要求,为高纯度。分布在色环上的原色或系列间色都是具有高纯度的色。如果将上述各色与黑、白、灰或补色相混,其纯度会逐渐降低,直到鲜艳的色彩感觉逐渐消失,由高纯度变为了低纯度。

 


(二)色彩认知
认知是一种心理作用,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贝尔森和史提纳 (Burleson and Steiner,1964)在其合著"人类行为"一书中,对认知所下的定义为:认知是一种复杂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们对感官的刺激加以挑选、组合,产生注意、记忆、理解及思考等心理活动,并给予解释成为一种有意义和连贯的图像。

 


从理性的眼光来说,从光进入眼中到产生色的意识的过程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理性的阶段,也就是光的性质和量的问题。第二阶段是生理性的阶段,也就是由视觉细胞产生光和色的对应,然后传到大脑中。第三阶段是心理性的阶段,也就是接受光时,心理的意识变化 。色的感觉,就是光作用在眼睛感觉器官上的刺激结果。再认知对象或客观性事实的过程中,由神经所产生的反应,就称为知觉。

 


色彩对我们的知觉有各种不同的作用,所引起的程度、过程和结果,由于色彩刺激的种类不一,其影响的状况也各不相同。简单的划分它们的性质,可以有 1.色彩的视认作用,例如明视度、可读性以及注目性等, 2. 色知觉的判断作用,例如:色彩的轻重感知判断,温度感之判断,伸缩感或远近感之判断,积极性和消极性之判断等。

 


(三)色彩心理
色彩经过我们的视网膜之后,人受到一种刺激及起反应,由生理而心理,不管有意识或无意识得情况,都对我们有极大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色彩世界,色彩意象、色彩的联想、色彩嗜好,都是我们色彩生活的结果。
色彩心理效应,大部分可能因为性别、年龄、生活、民族、文化等因素,所产生个别或是群体的差异,这种差异大部分源自于心理上的不同反应,所以称之为"色彩心理"(Color Psychology)。

 


(四)色彩联想
以心理学的立场而言,为数众多的观念联合常常影响到我们对色彩的看法 (嗜好、偏见、意象)。如果说一个色彩是一个或依各以上的观念,那么和色彩相互结合的观念,或者是从色彩引发出来的各种观念,就可称之为色彩联想。一般而言,色彩联想的内容可分成二种:一种是联想到具体的物品,例如由黄色联想到香蕉,绿色联想到树木。另一种为联想到抽象的观念或情感,如白色联想到纯洁,红色联想到热情,此种抽象性联想,如果变成了共通的经验和共通的反应,便会固定了色彩的专有表情,逐渐建立起其概念性意义,就称之为色彩的象征。

设计第93届纽约ADC艺术指导俱乐部年度竞赛获奖作品欣赏:设计类铜奖作品图片

 

>

品牌风云最新热文

房地产的VI做起来,就像是在搞艺术 唱片封面设计 | 看得见的音乐艺术 “美味酒廊”VI设计欣赏 美学茶话:读懂齐白石的画,我放弃了画画

访问手机站
© Copyright 素材公社tooopen.com 本站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您权益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10109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