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网 品牌美学馆标志
主站 营销美学 品牌设计 免费素材
1421

广西原创动画“拓荒”进行时

素材公社- 品牌美学- 品牌风云 |发布于 2010-03-23 | 标签: 广西 原创动画 拓荒






《合合走东盟之老挝文明篇》中,合合经过老挝的玛莫塔。(资料图片)




  广西建设银行的动画广告


  编者按:

  动漫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一支,自国家出台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以来,一直处于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中,有着很好的发展机遇,但国产动漫要真正成为支柱产业仅有政策是远远不够的。本期“花山”关注广西本土原创动画从业者的实践经历,探究广西原创动画的困境与突围,以期推进广西原创动画的“拓荒”进程。

  在讲述广西原创动画产业“拓荒”的问题之前,或许我们应该先看一看广西影视动画的制片年表:

  1998年,广西接力出版社与长春蒲公英影视动画制作中心合作,开始营造广西首部动画系列片《神脑聪仔》,共发行50多集。

  2005年,广西接力出版社与江苏鸿鹰动画制作公司共同出品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动画片《小小律师》。

  2008年,广西接力出版社运营出版的杨红樱儿童系列图书《淘气包马小跳》,由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出品电视动画系列片。

  2009年,柳州市蓝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心灵之窗》电视动画系列片在央视播出,但因其制作承制多在湖南数家动画工作室完成,因此该系列片几乎每集风格都不一样,甚至出现抄袭的不良事件。

  也是在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强调要加快发展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全国动画产业迅速升温,但广西动画产业却相对沉寂。

  “拓荒”有多难

  从制作行业的角度来说,广西并不缺乏flash动画制作团体,但其数量和制片能力仍十分有限;而逐帧绘制的传统手绘动画更是难以寻觅。至今为止,从策划、制片、发行、衍生品营销全流程本土运作的动画可谓是完全空白。

  动画作为并不鲜见的影视表现艺术,在广西遇上了两个颇为基础的问题。

  首先,我们缺乏制片主体。

  从动画产业链上来看,我们一直在“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上苦恼,动画产业首先应该是人才培养,还是创意策划,或者是组建制片团队?

  事实上,动画这一基于影视原理的综合表现艺术早已解决了动画制作方式的问题,欧美动画和日式动画已经朝着成熟的艺术风格发展,可见动画制片并非无规律可循,无前人可鉴。不论是以动画电影起家的迪斯尼,还是以《铁臂阿童木》为起点、推进日本电视动画的手冢治虫,他们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点,即根据观众审美需求提高动画质量,根据市场需求提高动画制作效率,引导动画的制片方向,使动画真正成为市场可接受的文化产品。从欧美动画、日式动画的发展来看,动画产业的逐渐成熟以动画制片为主导。

  而从1998年至今,广西动画产业一直难以制作为导向,仅仅关注于题材策划,动画制片没有形成固定制片团体,从制片流程中提高动画质量和产出效率更无从谈起。

  因此,笔者在组建广西原创动画团队时,并非从动画制作人员的个人技能上着手,而是结合欧美、日本动画的制片管理,从对每个环节制定具体标准,规范每个环节的制作流程、周期入手,逐层把控。并且在单镜设计图形成时,充分考虑动画与场景在光影、透视上的统一结合;在原画完成后,由导演调整动作节奏,把握动画表演方式;在动画完成后,由动画监督修正动画造型;在色彩指定中强调单个镜头的环境对色彩的具体要求。这使得每个流程更加细致,更容易返修,在制片周期上,导演更能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对制片主体的培养缺乏方向。

  因为缺乏制片主体,对动画产业的培养也就缺乏认识,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自然也丧失了培养方向,投入于动画产业的资金和一些扶持政策也缺乏方向。

  近年来,不仅仅在广西,几乎全国各个省市对动画产业的热情都与日俱增,各地动画产业园兴盛,但动画制片的质量和数量并没有明显的改观。更多的情况是,产业园建起来了,从本土或外省吸纳的制作人员聚集起来了,但制作“难产”成为普遍现象。产业园仅在硬件增扩的基础上发展,无法出品成片,使得动画制作公司最终无法生存下去。

  很多的动画制作公司不在制作上投入精力,不在提高质量、效率的生产环节进行改进,往往陷入等待“制片资金”,画圈套钱的消极中。动画制作经常苦于无法与扶持政策、资金接轨而孤军奋战,顶多是在制作加工中寻找维系生存的方向。

  另一方面,由于制片主体迟迟缺位,本土院校的动画专业培养也缺乏重点,往往培养出来的动画从业人员无法适应制作要求。将形成本土制片主体的希望,寄于没有商业动画制作经验的动画专业毕业生身上,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2009年2月,笔者辞掉公职全力投入动画产业时,几乎无法从区外优秀的动画企业中“挖”到一个人。不论是原画师还是动画师,或者场景师,他们的质疑实在太相似——“广西有动画产业吗?能制作传统手绘动画吗?”

  事实上,如果没有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进行动画制片的摸索,即使高薪聘请制作流程中的原画、动画、场景人员也是无济于事的。

  再难也“拓荒”

  尽管何其艰难,我们仍愿意在广西原创动画这片土地上“拓荒”,因为这里是我们梦想开始的地方,我们深爱这片土地,对我们的本土文化充满自豪。

  在初步掌握制片流程后,笔者组建了8人的动画制作团队,一群完全没有接触过动画的人按照日式动画流程,一边学习一边制作,目标是先制作一段真正逐帧绘制的传统手绘动画电影样片。

  我们把桂林山水传说重新整合为我们第一个原创动画的创作方向,搜集桂林秦汉时期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风民俗等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这段名为《最后的神域》的2分钟动画电影样片,耗费了近3个月的时间才完成,绘制了一万余张动画和原画,场景也反复修改。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制作效果,但团队投资人最终失去了信心,放弃了投入本土动画的想法。

  当我们刚刚点燃对本土动画的梦想时,资金的短缺将这个新生的团队迫入困境,我们咬牙将团队维持下去。在第一个动画样片的基础上,我们吸取了制片管理上流程松散的教训,在有限的人员中强调恪守其责,严格把控分镜、设计图、原画、动画、场景、上色、摄影等各个流程,终于在1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吉祥物“合合”为原型,片时5分钟的献礼动画《合合走东盟》。

  此后,即使是没有任何资金投入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坚持制片。不断地从制片流程中逐个解决问题,不论是项目策划、剧本创作、人物设定、分镜头台本绘制等动画前期,还是单镜设计图绘制、原画、动画、场景、色彩指定、填色等动画中期,或是摄影合成、添加特效等后期,我们认为每个环节的细致和提高都同样重要,每个环节都应该充分发挥制作人员的创意精神。

  在这种几乎纯粹倚靠梦想才能维系的情况下,广西新影响国际传媒给了我们这些“拓荒者”最大的支持。此后,我们除了制作完成《合合走东盟之老挝文明篇》外,还与湖南省文化厅合作筹备动画电影《新刘海砍樵》,并完成该片样片。我们为广西建设银行制作的10分钟贺岁动画,也因传统手绘动画丰富的表演获得热评。此时,这些全部来自本土的动画制作者组成的“拓荒”团队已经能平均每天产出1分钟传统手绘动画,而这个团队仅有11人而已。

  “拓荒”才刚刚开始,我们正在将制作经验和制片流程通过博客的形式,向区内动画爱好者们传递信息,同时向区外不了解广西动画的人介绍我们“拓荒者”正在做的和将要做的。

  想让广西动画产业真正建立起来,得让广西动画人先活下去,并组织好动画生产,提高质量和效率。想要眺望漫山遍野的丰收,我们得做更多的努力。

>

品牌风云最新热文

房地产的VI做起来,就像是在搞艺术 唱片封面设计 | 看得见的音乐艺术 “美味酒廊”VI设计欣赏 美学茶话:读懂齐白石的画,我放弃了画画

访问手机站
© Copyright 素材公社tooopen.com 本站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您权益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10109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