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网 品牌美学馆标志
主站 营销美学 品牌设计 免费素材
1676

文化创意产业空壳化严重,亟须创新管理和服务

日前,包括《经济参考报》、《中国文化报》等多家重要报纸相继刊登文章,指出当前地方文化产业园在建设中“盲目一哄而上”,“空壳化、地产化”,“同质化倾向严重”,“烧钱多、回本慢、盈利难”,“高估历史资源、制造文化泡沫”等多种弊端。


自中共中央相关决定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来,各级政府动用大量公共资源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扶持,但如何使这些政策和资金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大量资金与资源投入文化产业发展背后的隐忧


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空心化、同质化严重。“文化+地产”模式被迅速不断地复制,各级地方政府“一窝蜂”上马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项目。据相关统计,2011年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园、集聚区数量已逾万家,甚至一些区县、乡镇都在极力争取开工建设。但是,一方面真正做文化创意产业的园区非常少,产业项目、载体建设严重同质化;另一方面,多数园区既没有产业集聚,也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空心化”严重。


二、产业社会资本“堆积”和企业普遍资金“饥渴”并存。在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实施严格调控的大背景下,大量资金转而投向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但是由于流动性资金本身的投机性和政府对其相关引导的缺乏,使得极少数能够上市的、处于成熟期的文化创意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资金追捧,而真正需要资金完成创意作品化或产品化“最后一公里”的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和项目,由于后续资金链条的断裂而“胎死腹中”。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全国约有3000多亿元的社会资本在文化创意产业“头顶盘旋”,但仍有70%左右的文化创意企业和项目感到“资金饥渴”。


三、公共服务平台效率低、质量差、运行不可持续性问题显现。由于缺乏创意产业发展和建设的长远规划,目前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突出。从公共服务平台运营情况看,虽然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很多时候是为建设而建设,并未考虑文化创意产业实际的服务需求,对平台的盈利模式和长期运营的可行性也缺乏科学认证,导致建成后大量平台资源闲置或者因为运营不下去而不了了之。


需重新再认识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其实,造成上面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一方面,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发展业态,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运行规律和发展需求模式与传统产业有明显不同;另一方面,地方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式上仍旧追求“大项目、大园区”,在支持政策上一味地“多投入、多优惠”,没有跳出抓传统工业经济的思维路径。对文化创意产业本质的再认识和对其发展需求规律的深刻把握,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其意义不在于对其所涉及的产业内容进行重新分类统计,而在于强调在新的发展格局下,对经济增长新核心要素的把握,对新的产业结构通道的重新建构;在于强调在创意经济时代对传统产业经济思维方式的转换,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因此,不能囿于传统产业的思维逻辑,而应该在技术进步、产业融合、消费转型的大背景下对创意产业加以审视。


加强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服务和管理的创新


一、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按照产业链各环节的重点服务需求,构建产业服务体系。文化创意产业链的三个环节对服务的需求重点不同:在创意作品化阶段主要是对研发服务的需求,作品产品化阶段主要是对产品孵化服务的需求,产品品牌化阶段主要是对营销传播服务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三个环节的服务需求重点,构建三大服务子系统,构建相关的公共服务平台,如人才培训平台、信息交流平台、咨询服务平台等,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各个环节、全方位的产业发展服务。


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逐步完善产业公共服务的组织管理体系。目前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管辖和指导的业务部门很多,包括宣传部门、文化部门、科技部门等。在现行体制机制下,一方面,要进一步弱化政府对公共服务管理领域具体业务的管理职能,避免部门分割和各自为政现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第三方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的主体作用,在这方面,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在产业科技服务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运作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三、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营和管理机制创新。一要创新服务资源供给机制,根据服务产品的属性,实施主体分类供给。政府在保障大型、共性服务资源的重点投入以外,对相关服务可以实施服务外包,实现服务资源的供给多元化。二要建立产业发展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阶段和进程的动态监测和识别,按照相应阶段的产业发展对公共服务需求的重点,给出适时的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引导。三要创新协同服务机制,加强和其他地区、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协作渠道,构筑跨区域、跨部门的产业服务资源共享平台。四要建立考核和监督机制,确立服务规范和绩效考评体系,对园区以及其他的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认定、扶持和授牌,由政府部门和企业定期就运行状况和平台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实行淘汰机制。

>

品牌风云最新热文

房地产的VI做起来,就像是在搞艺术 唱片封面设计 | 看得见的音乐艺术 “美味酒廊”VI设计欣赏 美学茶话:读懂齐白石的画,我放弃了画画

访问手机站
© Copyright 素材公社tooopen.com 本站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侵犯您权益请告知删除| 湘ICP备11010972号-1